说实话,刘焉刚接到送来书信的时候,吓了一跳,以为自己儿子有了性命之忧,看完之后才知道刘璋的计划。
了解了前因后果以后,也很痛恨那些串通县令坑害百姓的大族,因为这样会对他的统治造成冲击。
这就是不同角度看问题,刘璋痛恨他们,是因为刘璋站在了百姓的角度上,同情百姓。
刘焉痛恨他们,是因为这些人会影响他的统治,百姓被被逼的造反,那是他治下无方。
归根结底,是时代造就的观念,刘璋想要彻底改变百姓的生活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
他现在能做的是,先让益州的百姓都吃饱穿暖,如果百姓连吃饱穿暖都做不到,再谈别的也是徒劳。
刘璋坐在刘焉的面前说道:
“父亲,这次多亏遇见了汉升,一人面对千人不退一步,才能护我无恙。”
刘焉思索了一下,问道:“是那南阳黄忠?”
“是的父亲,此事说来话长,让我跟你慢慢道来。”
刘璋跟刘焉说了这两个月的经历。
“将那疫病治好后,我又带着人在巴东郡内巡视了一圈,永安、奉节、云阳等地政令通明,治下百姓安居乐业,灾民呈现欣欣向荣。”
“开县治下差一些,县令才干一般,不思为百姓做事,趋炎附势之徒,但儿这次已狠狠的敲打他一番,想必今后能安下心来为百姓做事。”
刘璋一直在说着,刘焉面露微笑的听着,听到关键地方,时不时的若有所思。
“至于怎么遇到黄忠父子,说来也巧,他此前接到父亲送去的书信便就打算来益州,因流民逃难和盗匪猖獗,开春才出发,行至那巴东境内时,听一商队说华佗出现在永安,跟随商队一同行走。”
“我到万县的时候,正好赶上商队被陈家那群盗匪袭击,当时汉升一人一枪挡住三百盗匪前,使他们不敢近前,当时我便动了招揽他的念头,后来一问其身份,竟是日思夜想的汉升。”
“那定是季玉你吉星高照,随便在路上走,都能捡到如此猛将。”
父子二人相视一笑,之后刘璋又把在开县的经历说给了刘焉听,
“如果儿不以自己为诱饵,如何能引那两家出手,不过儿当时已经有了万全的把握,不会轻易陷于绝境。”
至于之后的事情,刘焉都从吴懿那得知了。
“父亲,孩儿可还有不足之处?”
刘璋说完后,想听听刘焉的看法,毕竟刘焉在官场这么多年,阅人无数,有许多的人生智慧和见解是刘璋没有的。
刘焉轻抚下巴上的胡须,对着刘璋说道:
“季玉你跟随为父来益州已近一年,这一年你改变许多,是为父感到特别欣喜的。”
“你懂练兵之法,赏罚分明,又与士卒荣辱与共,有兵家之才。”
“你行军打仗有勇有谋,杀伐果断,却常怀仁义之心。”
刘璋正要说些什么,被刘焉抬手阻止了。
“你有仁义之心并非坏事,但却不可有妇人之仁,季玉你爱民如子这是好事,但日后这也会成为你的致命弱点,如若两军对阵之时,对方裹挟百姓冲阵,你待如何。”
他这时已经明白了刘焉要表达的意思,这是在告诉刘璋欲成大事者,必要有所取舍。
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境地,都要有所决断。
刘焉又道:“季玉你性格刚烈,不触动你底线的时候,遇事都很随和,但你遇到那些腌臜不堪的事时,你会失去方寸,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。”
“就像此次,你本可以先行离去,而后带着大军前去镇压他们。”
“你因为看到灾民的惨状,想到百姓被欺压时的样子,不惜以自己为诱饵,也要铲除那两家族恶贼,如果你将来作为主公,面对此种情况,你还能像今日一样吗。”
刘焉跟刘璋说这些,不是要让刘璋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人,他对这小儿子有仁义之心是很赞赏,只是想让刘璋知道,作为一名主公,仁义之心对待自己人尚可,不可对待敌人也有妇人之仁。
这个道理刘璋也知道,从第一次杀人之后,就知道生存在乱世之中,不能有不必要的仁慈。
但他毕竟是一个受到过现代良好教育的熏陶,见到黑暗的人和事,在力所能及之下,还是会保持本心。
之后的时间,父子二人又谈了许多,直到已近深夜后,刘璋才告别刘焉回去休息。
第二天一早,刘璋安排人在绵竹城里面找了一处房屋,将黄忠过来,跟他说道:“汉升,你初到此地,还没有落脚地,住在军营也不是长久之计,你儿黄续在军营中也不方便,此处房屋赠与你,你可书信一封,将荆州的家人都接过来。”
“昨日我已向家父举荐了汉升,背嵬军将要扩军,你先担任牙将,这些时日你先在家中照料你儿黄续,等到士兵募齐后再来军中。”
黄续的身体还需要后续的疗养,黄忠昨天被刘焉封为牙将,不能长时间在黄续身边照顾。
刘璋考虑的很周全,把黄忠在南阳的家人都接过来,又把黄忠的住所安排好,让他没有后顾之忧,这样黄忠才能安心在自己手下做事。
黄忠得知了刘璋的安排,心底自然又是感激,
“忠此生愿为将军肝脑涂地,万死不辞。”
此时的黄忠只想多立功,好报答刘璋的知遇之恩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三国:这个刘璋强的离谱请大家收藏:(m.53zw.net)三国:这个刘璋强的离谱五三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